中国绿色时报9月11日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迈向绿色发展之路,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进。然而,有地球的癌症之称的荒漠化,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开展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8年艰苦卓绝的荒漠化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推进,我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进而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率先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到2030年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目标。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的巨大成绩,已经成为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联合国第十七届可持续发展大会指出,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荒漠化治理成了全球典范,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顶层设计科学绘制十三五蓝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沙退人进的巨变,正是源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顶层设计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规划》确定了十二五到2020年防沙治沙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建设重点及保障措施,将我国沙化土地划分为5个类型区、15个类型亚区,提出在规划期内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2012年,国务院通过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
二期工程在一期范围基础上适当西扩,将沙尘传输路径的北路和西北路可治理的主要沙尘源区和加强区纳入治理范围,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20.22万平方公里,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及内蒙古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旗、市、区),共增加了63个县(旗、市、区)。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
《规划》涉及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东8个省(区、市)的455个石漠化县(市、区),岩溶面积45.3万平方公里,其中石漠化面积12万平方公里。明确到2020年,治理岩溶土地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不少于2万平方公里,林草植被建设与保护面积195万公顷,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2016年,国家林业局批复了《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
《规划》建设范围涉及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区域、黄淮海平原半湿润和南方湿润沙化土地分布区。重点规划区为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7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440个县(市、区)。规划重点建设国家沙漠公园359个,包括已批复建设的沙漠公园,约占全国沙区适合开展沙漠公园建设区域的1/3。
制度建设四梁八柱日益完善没有制度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就是空中楼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标志性重要改革举措出台实施,正是构建防沙治沙体制改革四梁八柱中的一根大梁。201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林业局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方案》,这是防沙治沙工作中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防沙治沙的生机活力进一步迸发。《制度方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切实推进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遵循。
《制度方案》共6个部分、22条。《制度方案》体现了以保护沙区生态为主线的总基调,通过建立健全强化保护、加快治理、规范利用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预防、治理和利用行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沙化土地治理得好不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很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树立新发展理念,转变政绩观,就是要建立健全对各级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2009年,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制定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执行。
这5年,更是全面加强督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地有声。2016年,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和农业部等开展了十二五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综合考核,考核结果经国务院审定后进行了通报,并上报中央组织部作为对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通过开展考核,宣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强化了地方政府防沙治沙的责任意识,保障了防沙治沙各项措施的落实。
这5年,国家林业局陆续制定出台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管理办法》《国家沙漠公园管理办法》《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执法普法防沙治沙坚强保障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沙退人进的巨变,正是源于各级林业部门执法普法力度不断加大,为防沙治沙提供了坚强保障。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防治荒漠化专门制定颁发法律的国家。
此后,我国始终坚持大力普法、严格执法,防沙治沙法制建设持续推进。2015年,时值《防沙治沙法》颁布第十五年,我国开展了以防沙治沙执法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开展了对9个重点沙区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0余个沙区县(市)的防沙治沙执法月行动,强化了地方各级政府履行《防沙治沙法》的义务和责任,巩固了治沙成果,保护了沙区生态。国家林业局不断加强防沙治沙监督检查,2014年,起草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中防沙治沙内容工作的意见》,派出3个工作组赴6个省份开展了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监督检查,查处破坏沙区生态典型案例,有效地开展了新疆天然胡杨林立法保护情况调查、宁夏马家滩治沙林场毁林案件、腾格里沙漠排污事件调查。
这5年来,通过不断地执法监督检查,沙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真正意识到沙区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分量,思想上的雾霾一扫而空。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逐渐成为共识。工程治理北方风沙线上筑起绿色屏障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建设美丽中国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植树造林、恢复生态。植树造林是增加沙区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一系列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对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大规模治理和严格保护。5年间,我国防沙治沙林业方面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的中央投资逐年增加,总额达389亿元,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000多万公顷。
这5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累计安排营造林任务110.9万公顷,工程固沙任务3.89万公顷,张家口坝上地区退化林分改造8.1万公顷。工程累计下达投资101亿元,其中林业建设投资44.1亿元。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京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建成了4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初步形成了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横跨5个旗(县)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防护体系;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已基本形成;河北省在冀蒙边界已建成13万多公顷的防风固沙林带,初步形成了抵御内蒙古风沙南侵的第一道生态屏障;山西省在毛乌素沙地东缘地带已形成长147公里、平均宽30公里、横跨3个县区、乔灌草、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北京市完成了平原百万亩造林绿化,形成了城市青山环抱、周边森林环绕的生态格局。内蒙古多伦县建成了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实现了从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巨变。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5年累计完成造林育林5098万亩,初步在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和黄土高原等地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规模宏大的防护林基地。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完成营造任务156.56万公顷,累计下达资金103亿元。据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石漠化土地面积与上次监测相比,净减少96万公顷,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遏制。
贵州省项目区植被覆盖度提高了5.61%,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云南省累计新增森林面积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8个百分点,约新增森林蓄水量4877.36万立方米,约减少土壤流失量780.38万吨。2013年,国家启动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截至2016年底,已在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个省(区)的试点县总数达71个,封禁保护总面积达133.24万公顷。
国家林业局先后批准建立46个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其中跨区域示范区2个、省级示范区1个、地级示范区8个、县级示范区35个,涉及全国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9个县(市、区、团场),涵盖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确定的5种沙化土地类型区。这5年,国家林业局共批复国家沙漠(石漠)公园70个,涉及11个省(区)及新疆兵团。这5年,在广袤的北方沙区,一群群牛羊进棚圈,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片片绿色的草木在持续扩展,一座座黄色的沙丘被牢牢锁住。治沙扶贫探索出生态精准脱贫新路子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态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沙进人退的巨变,正是源于防沙治沙的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生态惠民、绿色富民、促进精准扶贫的历史使命。我国现有830个贫困县,其中290个深处沙区,约占35%,沙区的扶贫工作艰难而艰巨。这5年来,我国更是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以防沙治沙助推沙区脱贫致富。
一方面坚持治沙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治沙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减免治沙企业税收,扶持绿色金融,保26609障治沙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国家收效益、社会共参与、人民获利益的良好局面,实现全国共享的良好循环。另一方面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沙区特色种养业、精深加工业和沙漠旅游业,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增加群众收入。积极创造条件,启动实施了沙区灌木林平茬及加工项目,为沙区贫困人口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直接参与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或者就地转成沙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通过参与生态建设和管护,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探索了一条生态精准脱贫的新路子,更好地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据统计,我国北方沙区12省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771万人减少到2016年的13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1.8%降到6.1%。科技创新让荒漠化防治取得累累硕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沙退人进的巨变,正是源于治沙科技的不断创新,支撑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广大科技人员和林业工作者在防治荒漠化的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实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这5年,在治沙技术方面,中国的草方格沙障是一项公认的世界奇迹,被称为中国魔方。
草方格技术创新层出不穷,除了麦草、稻草、芦苇等各种材料的草方格,制作沙障的材料还有黏土、树枝、板条、卵石、塑料、尼龙网等。这些各种形状、各种材质的沙障在中国沙漠治理、交通线建设和荒漠化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工程治沙、化学固沙、生物治沙、综合治沙、机械化治沙等方面,中国也有许多科学发明和创造。由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是世界首台机械化治沙车,已投入使用。
喷灌、滴灌、微喷灌和渗灌等高新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推广,是中国治沙领域的又一项技术创举,目前已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6000万亩。这5年里,我国完成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成功对外公布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数据。
第五次监测工作历时两年多,共有50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综合运用了遥感、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和地面调查技术,获得了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的最新数据。这次监测不仅查清了我国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布现状和多年来的发展趋势,而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测体系,其成果为全国生态建设与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治等重要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中国防治荒漠化的监测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开展连续监测的基础上,国家林业局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工作。建立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形成了以遥感监测和地面监测为主、信息员测报为辅的沙尘暴灾害监测体系。这5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导则》《国家沙漠公园总体规划设计规范》,成立了由58位院士、专家组成的国家沙漠公园专家委员会,为国家沙漠公园的建立提供决策咨询。国际履约和合作塑造大国形象,提升国家影响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时间里,我国相继参与一系列荒漠化公约行动,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坚定行动,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零增长目标,为全球荒漠化治理作出了世所瞩目的中国贡献。5年来,我国成功举办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共同行动高级别对话,成功申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
由我国创办的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作为实现全球防治荒漠化公约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平台被写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报告,中国政府批准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为国家机制性大型涉外论坛。20多年来,中国开展的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各类双边多边合作项目达90多个。中国不仅与其他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分享我国的生态理念、防治信心和技术模式,更积极向国际社会输出治沙技术和经验,为各国学员提供研修和培训,在埃及筹建的中非防治荒漠化技术示范和培训中心建设已进入筹备立项,举办了多期对非、对中亚、对蒙古等受荒漠化影响国家和地区的防治荒漠化国际高级研修和培训,在苏丹举办了中阿防治荒漠化论坛。
最近5年,我国仅林业系统就先后为80多个国家的300多人次提供了培训,提供的49个成功案例,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有力推动了全世界荒漠化防治事业的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对世界防沙治沙事业的支持,也是一种大国责任的体现。宣传表彰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全民治沙好的生态环境,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应是践行者。
沙退人进的巨变,离不开一种精神,一种顽强坚韧、欲与沙漠共舞的精神。沙区广大干部群众与沙害进行长期不懈的顽强抗争,涌现出了如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石述柱、殷玉珍和时代楷模苏和等一批治沙先进人物,以及内蒙古赤峰、陕西榆林、山西右玉等一批治沙经典。5年来,国家林业局、全国绿化委员会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开展了两次防沙治沙表彰奖励活动。
2013年表彰了全国防沙治沙英雄2名、标兵10名、先进集体100个、先进个人100名。2017年表彰全国防沙治沙英雄1名、先进集体97个、标兵10名、先进个人101名。防沙治沙的英雄人物和团体模范,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
他们身上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正是这样的榜样,激励今人,鞭策后人,带动了全民力量,在中国广袤的沙区上演出一个又一个治沙神话,创造出中国治沙史上的种种奇迹。
正是这些人,凝聚出沙漠中的中国力量。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的荒漠绿洲越来越多,越来越美,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文来源:leyu·乐鱼-www.vr1000.com